在加油站领域,车主邦为加油站转型升级提供一整套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上万座加油站降本、提效、增值。
业界普遍认为,《通知》《意见》等系列措施将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随着经营性电力用户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意味着没有计划电量,大部分电量将在市场上按供需关系撮合,这对电力市场的供需双方,发电侧和用户侧将产生明显影响。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去年9月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我国将推动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
同时,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还率先转入结算试运行。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行业电力用户以及电力生产供应所必需的厂用电和线损之外,其他电力用户均属于经营性电力用户。据统计,1-6月,国网经营区清洁能源交易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交易电量2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国网系统辅助服务补偿总电量近80亿千瓦时,补偿总费用达40亿元,有效提升了系统调节能力,缓解了低谷调峰困难局面,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实现了新能源与火电企业互利共赢。《通知》明确,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原则上全部放开。同时,清洁能源消纳水平提升也助力三华地区迎峰度夏。
随后,南方电网公司也公布,南方五省(区)上半年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243亿千瓦时,占西电东送总量的22.4%,同比增长206.4%,这表明我国电力市场活力明显提升。如7月西藏水电大发时段与北京夏季用电高峰时段重叠,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首次藏电进京交易,不仅解决了西藏水电消纳的问题,还为北京迎峰度夏贡献力量。其中,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9.5%和27.0%,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1和7.9个百分点。
7月26日,中电联发布《2019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北、华中区域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华东、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富余。电力供应能力方面,《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506万千瓦,占到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61.5%。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4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新增煤电装机984万千瓦,同比少投产54万千瓦。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5个百分点,对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降至42.6%。
28个省份用电量为正增长,14个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除海南、河北外,均为中、西部省份。《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将延续上半年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左右根据《报告》,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4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新增煤电装机984万千瓦,同比少投产54万千瓦。
28个省份用电量为正增长,14个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除海南、河北外,均为中、西部省份。电力供应能力方面,《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506万千瓦,占到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61.5%。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5个百分点,对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降至42.6%。其中,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9.5%和27.0%,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1和7.9个百分点。
中电联预测,若今夏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上年同期,全年用电量实际增速可能偏低于5.5%的预测值。预计今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北、华中区域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华东、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富余。
7月26日,中电联发布《2019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分地区来看,青海、甘肃、上海3省(市)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2.8%、0.7%和0.1%。
《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将延续上半年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左右过去几十年,我国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国家,归根结底是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电网管理体制,使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调度等环节,目标一致、协调有效、响应迅速、职责清晰、责任落实,这已经成为保持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体制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电力行业尤为明显。由调度机构统筹组织日前和实时市场,能够充分发挥调度专业技术优势,可以完整考虑实际电网安全约束条件,提前分析预控安全风险,保证交易结果的可执行性,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从我国现实国情和历史沿革出发,按照中发9号文件明确的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是当前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围绕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电改向纵深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解决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应该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本报记者王旭辉)。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体制优势从我国国情与电力行业的发展实际考虑,坚持调度一体化,是我国电网多年来实现安全运行和快速发展的体制基础,也是国家确保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统筹能源资源调配、高效率组织抢险救灾的重要体制保障。
改革需要借鉴一切成功经验,但不应简单照抄照搬。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实时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应由调度机构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交易机构负责中长期市场建设和运营,这样的职责界面划分是与电力的商品特性和电力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符合我国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而且运行实践证明,这样的分工是协调、高效的。
调度是电力工业特定的生产组织方式,电网和调度共同承担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重任。纵观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经验,一体化管理和分散式管理改革成效差异巨大。
反之,美国电力工业私有产权分散,客观上形成了调度机构与电网分离的局面,导致不同责任主体之间信息壁垒严重、协调工作困难等问题,也使美国成为全球近几十年来发生电网大停电事故次数最多、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电网调度一体化有利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平稳有序推进电力现货市场是整个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意大利同样于1999年将调度机构与电网分离,但在2003年发生全国大停电后,2005年又重新将调度机构与电网公司合并。当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和支持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现货市场建设方案研究、交易规则编制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大力推动试点建设各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结合我国电改实践经验,不难看出电网调度一体化是我国电网发展与能源安全的体制优势与重要保障。目前推进的现货试点都是由调度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法国、日本采用一体化管理体制,这些国家不仅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而且本国电力企业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能源集团。这些案例不断警示我们,调度独立分散管理体制对于电网安全的巨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保持电网调度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电网规模效益,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构建科学高效的电力市场体系,能够实现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等目的。同时,我国电网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结构变化大,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波动性、随机性决定了其消纳问题必须依靠日前和实时调度解决。
电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发输用瞬时完成、无法大规模经济存储、需要保证持续稳定供应,并受电网输送能力限制等技术特点。电力发、输、用瞬时完成的特性和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调度与电网具有内生的、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调度与电网一体化是电网安全防线的最根本保证。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推进改革,加快发展,更需要有战略定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调度与电网分离,不仅会增加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而且还会增加电力系统实时平衡的难度和成本。
一方面,从电力系统运行机理来看,调度是电网运行控制的中枢。对于下一阶段的改革而言,必须从促进能源发展和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大局出发,积极稳妥地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体制改革路径。
当前,按照能源革命战略要求,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呈现出全面加速、纵深推进、落地见效的发展态势。因此,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坚持电网调度一体化,仍然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电力工业发展方向的基本制度安排。
管住中间就是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依法依规对电网安全、调度、服务等进行监管。就在今年7月中旬,美国纽约曼哈顿发生大规模停电,仅仅1周之后,受雷暴天气影响,纽约、威斯康辛和密歇根等州再次发生大规模停电事件,影响用户超过80万人。